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中医、京剧、武术、国画,堪称四大国粹。中医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奇葩中璀璨的一叶,就是中医养生文化,而人参这味久负盛名的中药,肩负着治病救人、养生保健等多方面的重大使命,可以说对于我国几千年来,炎黄子孙的繁衍昌盛,功不可没。人参这味名贵中药,尤其在百姓养生保健等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可谓老幼皆知。且人参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有一种神秘感,按照老百姓所说是仙草,用人参则是得了仙气儿。
几千年来,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是光彩夺目。中医一般在“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理论思想指导下进行诊治疾病。中医养生文化虽偏重于强调养生保健,但其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与中医治疗疾病的思想基本一致。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中医养生是以长期的平和的方式为主来使身体逐渐趋向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一种行为,多适用于防病或疾病恢复期的自我养护。中医治病则主要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使用针灸、中药等方式,以治疗疾病为主的一种行为。急病重病如果用中医养生的方法进行解决,大多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到的。但中医养生与中医二者之间却难以截然分开,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门文化。
有关补益文化,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论述,其开篇曰: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如人参、干地黄、菟丝子、薯蓣、赤箭等均可久服且助轻身延年。可以说《神农本草经》对于补益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药物基础及理论基础。《金匮要略方论》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也丰富了补益文化。将《千金方》中补益方药分类,其中可分为妇人虚证类、杂病虚证类、脏腑虚证类、养生类、食治类补益方药,以及论述独具特色的房事补益养生等,更是很大程度上发展了补益文化内涵的外延与深度,为其在后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人参乃大补之药,自古以来为百姓所知,尤其是千年人参,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如同珍宝。用百姓的话说,千年老参就是可以“吊命儿”,在人体阴欲绝,阳欲脱之危及时刻,用独参汤,浓煎灌服,以益气固脱,元气得以护持,从而可以为危急之时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即是“吊命儿”。人们常认为,人参有很好的补气作用。除此之外,在许多中医方剂中,人参还发挥着养阴生津、扶正祛邪、消痞散结、通血脉等作用,如白虎加人参汤、麦门冬汤等均用以益气、养阴生津,小柴胡汤中用以扶正而祛邪等,大多是借其补益作用而获效的。
在养生保健方面,人参与补益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老百姓对于谈论补益往往也是乐此不疲。在中国历史上,服用人参进行补益的事例,不胜枚举。《曾国藩家书》中就曾多次提到服用高丽参(人参) 来作为无病之时,补益强壮身体之用,以入丸剂内服最好,然身上稍有寒热,服之便不相宜,务须斟酌用之,若微觉感冒,即忌用此物。《阅微草堂笔记》云: “公补虚好用参。夫虚证种种不同,而参之性则专有所主,不通治各证。”据清宫医案专家介绍,噙化人参,培补元气,如慈禧抗老驻颜之术。又清代宫廷,经常将人参作为补益强身药,除了配在补剂中应用外,还以人参配为成药、参茶、药膳等。当时,宫廷不仅用东北人参,也用山东人参、高丽参,以及西洋人参。如光绪帝素体气阴两虚,御医们便常用西洋参配伍其他药物,制成“保元代茶饮”“益气养胃健脾代茶饮”“益气和肝健脾代茶饮”等。乾隆帝和慈禧太后等常喜欢吃的“八仙糕”“八珍糕”,皆以人参为主要药物。其作为补益药物的代表,为丰富补益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生的追求通常是,要“活得好、活得长”,在传统观念中,认为“补”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可助身体强健,益寿延年。从中医的专业角度来看,合理的进补,对于增强人体的正气,抵御外邪,延长寿命等方面确实大有裨益,值得我们学习和使用。
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1月第39卷第1期
作者:陈东元,李建梅,王寅
标签:人参
上一个:药食同源之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下一个:黑参国内外研究进展
扫一扫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22-2422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