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科普知识>中医“卫气”与免疫的关系

中医“卫气”与免疫的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免疫功能是“气”的功能的一种具体体现。在《黄帝内经》中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气具有抵御外邪,护卫机体,温养肌肤,调控机体功能活动的作用。根据来源和功能的不同,“气”可分为“元气”、“营气”和“卫气”等。其中“卫气”在《黄帝内经》中记载,“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膛”,说明“卫气”由水谷之气所化生,“卫”有保卫之义,所以“卫气”的作用为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因此可认为机体免疫功能主要体现为“卫气”的功能,“免疫”就是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

1、“卫气”与黏膜免疫

机体免疫系统的第壹道屏障为皮肤黏膜免疫。皮肤黏膜免疫系统包括皮肤、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表层、固有层和一些器官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以及阑尾。“卫气”与皮肤黏膜免疫系统的分布有一定的相似。“卫气”属于“阳气”的一种,“卫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运行迅速流利,具有护卫肌表,抗御外邪,开阖汗孔等功能;“卫气”属“阳”,正常情况下分布在属阳的部位,如肌表及脏腑器官的表面等,其分布和功能与现代医学皮肤黏膜免疫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黄帝内经》中记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与免疫学中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机体免疫系统不能抵御病原体及其产物侵犯,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侵袭机体而发病,与中医对“卫气”及外感疾病的认识十分相似。如麻黄汤主要用于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所致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的外感风寒表实证,其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等症状,现代研究说明“卫气”参与到黏膜免疫的免疫过程中,其中黏膜免疫sIgA、SDH、LDH、IL-6等的活动与“卫气”的活动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卫气”与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机制。皮肤黏膜屏障,是机体免疫功能的第壹道屏障,隶属于固有免疫。当皮肤黏膜屏障无法清除病原体时,则激活免疫系统的第贰阶段,参与固有免疫第贰阶段的细胞主要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等,“卫气”参与固有免疫中的皮肤黏膜免疫过程,还参与适应性免疫。在《黄帝内经》中记载,“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出于上焦之卫气,以及“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的卫气,可以分别称为“肺皮卫气”和“肾骨卫气”,通过“肺主气,司呼吸”和“肺主皮毛”的功能,说明肺参与皮肤和黏膜对体表病原微生物的杀灭和清除,而免疫学认为当病原微生物侵入体内,处于适应性免疫阶段时,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固有免疫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固有免疫分子抗菌肽、溶菌酶、急性期蛋白、补体等参与发挥免疫效应,构成免疫的第贰道防线。

3、“卫气”与适应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通过自身活化、增值、分化为效应细胞,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是机体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的产物,主要介导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提呈,如HLA1介导内源性抗原提呈,HLAⅡ介导外源性抗原提呈,在抗原提呈的过程中,HLA通过与已暴露的抗原信息的小分子结合,形成MHC-抗原肽复合物。在《黄帝内经》中记载,“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说明“卫气”可以固护肌表,抗御外邪,主要与“感知”和“监督”功能有关,当外邪侵入机体时,机体需要识别邪之所在,方能发挥“卫气”正常的抗邪作用,当外邪进入机体后,机体内巨噬细胞对其表面抗原进行修饰,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别对其进行提呈,这些与卫气的“监督”功能相关。


从以上三个方面简单论述,中医理论中“卫气”的功能,与免疫学中免疫调节理论,在免疫系统的分布、功能和应对疾病的反应存在诸多相似,这些相似的观点值得深入研究,对中医学与免疫学进一步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因此利用这些理论基础,应用我们的MICA+MISS的整体免疫评估评分系统,有可能做到量化中医的阴、阳、气等,为中医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在这方面正在做出临床尝试,希望能够有比较价值的发现。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网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303/13/13572236_896398583.shtml


标签:卫气,免疫力,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一扫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22-242226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