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心、脾、肺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唐容川遵先贤之旨,“伸古人所欲言,补前贤所未备”,其《血证论》为人参辨析:“世以人参补气,便认为阳药,不知人参柔润甘寒,乃滋养中宫津液之药……世人不知气为水之所化,而以气属阳,妄指参为阳药。”笔者现结合《血证论》所阐述水与气之间的关系,将人参补气生津、益元启源功效加以整理,希望予临床以新的启示,进一步扩大人参的适用范围。
1 水气理论,匠心独运
《血证论?水火气血论》明确指出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亦即治气。水虚则气热,气虚则不能化水,水邪留滞,此即所谓“水化于气,亦能病气”。气和水在生理上互相维系,病理上相互制约。
1.1 “水气”之生理
《血证论》提出水即化气,气即化水。“气著于物,复还为水”,“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也”,“气既生,则随太阳经脉布护于外,成为卫气,上交于肺,是为呼吸,五脏六腑,息以相吹,只此一气而已”,“气之所至,水亦无不至焉”,“若气达皮毛则为汗,气上输于肺可为津液,气化于下而为溺”。
1.2 “水气”之病理
唐氏认为,水与气在病理上互为因果。若水停不化,外则太阳之气不达,内则津液不生,痰饮交动,此病水即病气;若肺主制节不行,气不得降而致癃闭滑数;肾阳不足,不能镇水,则为饮为泻,此病气即病水。
2 人参性味,论述精当
清代徐大椿《本草经百种录》曰:“人参得天地精英纯粹之气以生,与人之气体相似,故于人身无所不补,非若他药有偏长,而治病各有其能也,凡补气之药皆属阳,惟人参补气,体质属阴,故无刚燥之病,而又能入于阴分,最为可贵。”可见,人参乃体阴而用阳之品。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年5月第21卷第5期
作者:汪洋
标签:人参
扫一扫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22-24222656